華語情報
「感謝全台鏟子超人」Suming 舒米恩舉辦2025阿米斯音樂節向因風災重建的族人致敬
「感謝全台鏟子超人」Suming 舒米恩舉辦2025阿米斯音樂節向因風災重建的族人致敬 追蹤
2025-11-15
由阿美族金曲歌王 Suming 舒米恩於 2013 年創立的 阿米斯音樂節(Amis Music Festival),今年邁入第 7 屆,於上週末(11/8、11/9)在臺東都蘭部落傳統領域「Pacifaran(都蘭鼻)」盛大舉行。

儘管從臺北前往臺東需橫越超過 335 公里、開車約 6 小時、搭火車也需 4 小時以上,仍吸引了來自全台灣與海外的觀眾,不畏距離、風雨與交通不便,兩日累計超過 1 萬人次到場共襄盛舉。
韌性是文化的根 以土地為師、以音樂為語
2025 年主題為 「韌性(Resilience)」,象徵原住民族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的延展與回應,也展現面對挑戰時的堅毅與重生。秉持「以原住民族文化為核心」的策展精神,今年仍不以卡司宣傳,而以部落、文化及國際單位為主體,共集結超過 70 組演出節目、近 50 個部落/文化單位、10 個臺灣原住民族及 6 個太平洋島國共襄盛舉。

現場設有「現代舞台」、「海邊的孩子舞台」、「文化舞台」三大演出主題區,以及「文化小教室」、「文化電影院」、「市集攤位」、「工作坊舞台」、「裝置藝術」與「部落交流區」等多元空間。
「沒有主舞台的霸權,只有文化與音樂共振的平台,」Suming 表示,期盼讓音樂節成為多元文化對話與理解的場所。
文化是一種認同:從認識,到喜歡,到認同
「文化不是血統,文化是認同。」—— 排灣族創作歌手 戴曉君 Sauljaljui 受訪時動情說道。
在這片土地上,文化的能量不僅來自表演者,也來自每一位參與者。許多來自城市、海島與海外的觀眾,在草地上鋪好地墊、展開露營椅,隨音樂起舞、與陌生人交談、交換微笑與擁抱。這樣的氛圍讓人真切感受到「認同」的流動,從集體回到個人,再從個人流向集體。

創辦人 Suming 在壓軸演出中表示:「我希望,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,可以做自己。」
堅定地道出這幾句話,看似簡單、實際走起來卻一點都不簡單的路:不論是傳統領域的土地正義、當代原住民族身份認同、婚姻平權到多元性別、幼兒族語教學到部落長照,甚至是單純地面對親友與社會對我們的期待,「做自己」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。但 Suming 希望在阿米斯音樂節中,我們可以稍微喘息,慢慢地、一點一滴地拾回做自己的勇氣與力量。
把最美好的,留給我們所踏的土地
今年,Fata’an 部落族人身穿便服與雨鞋、手舉紙板感謝「全台灣的鏟子超人」,向因風災重建的族人致敬,也象徵韌性不僅是主題,而是正在發生的生活。
「因為我們是跟阿米斯音樂節一起成長的,然後把我們最好的分享給各位,」來自臺東的阿美族搖滾樂團 漂流出口 Outlet Drift 表示。

對所有表演者與參與者來說,阿米斯音樂節不只是活動,更是一場「文化的呼吸」,一種重新連結土地與彼此的方式。
Suming 期許未來阿米斯音樂節能持續實踐 「從認識到喜歡,從喜歡到認同」的精神,並邀請大家兩年後再次回到都蘭 「在自己的土地上,長出自己的花。」
照片提供 / 阿米斯音樂節、米大創意